4月29日,九三学社广元市昭化支社社员翟志刚在古蜀道大朝驿站,为昭化区政协委员作“蜀道故事”专题讲座。旨在深化本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政协委员对古蜀道文化价值的认知水平。

翟志刚以史料记载、考古报告、遗迹遗存等资料对昭化地区先秦史部分进行讲述,以隶属巴国的苴族为起点,系统梳理了开明九世"尚"分封葭萌为苴侯的关键事件,继而剖析苴侯亲巴政策引发的蜀王征伐,最终阐明秦国借"葭萌之战"实现疆域扩张的历史进程。授课过程中,他将广元博物馆考古实物和昭化区考古研究报告等文献互证,以立体方式还原了古代巴蜀文明交融的图景,生动地为委员们讲述了一堂昭化先秦史的历史课。
蜀道,作为中国古代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翟志刚在讲座中提出三种新观点:一是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对昭化地区的考古发掘简报中总结出“继三星堆之后的古蜀第二城”;二是苴侯是古蜀唯一分封的诸侯国君;三是昭化地区是巴、蜀文化最早的结合部。这些突破性的学术观点与创新性论证引发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文化讲座非常有意义,不仅了解蜀道背后的故事,还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讲座最后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昭化支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