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华
单位及职务: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副主委、苍溪县雍河乡人民政府乡长
古树名木承载着历史、文化、人文环境的变迁,是一个地方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是文明程度的标志,是“活文物”、“活化石”;是生态环境好坏判定的重要体现,也是森林旅游的重要资源;在维护生态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树名木的存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随着工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古树名木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加之许多古树名木生长在农户房前屋后,属于家族或个人所有,为了做棺木而遭到砍伐的不在少数;有的古树生长环境恶劣,自然死亡;有的地方把古树迷信化,烧香化纸,长期处于烟熏火燎环境中,慢慢死亡等等,导致古树名木数量越来越少,显得尤为珍贵。目前,在全力推进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进程中,保护古树名木是首要任务,因没有明确的法律和地方性保护法规为古树名木保驾护航,保护古树名木形势严峻,势在必行。
特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地方立法,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目前,我国古树名木保护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立法法》赋予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古树名木保护立法已有法可依。可根据《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制定保护古树名木的地方性条例,明确保护主体职责、保护对象范围,制定刚性保护措施,为依法保护古树名木奠定基础。
二是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全面系统地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摸清资源分布和生长状况,建立确认档案,设置保护标志。对古树名木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三是明确保护职责,落实责任到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由林业部门负责。在建档挂牌的基础上,分产权落实保护责任主体,责任清单到人,保护监管职责结合生态环境考核任期责任制实行辖区属地负责制,落实到乡镇人民政府监管。
四是落实最有力的保护措施。坚决禁止对古树名木的采伐、运输;禁止对古树名木及其生长地的破坏;设立保护围栏和标志;清除有害生物,强化水肥管理;制定奖惩措施,构建激励机制。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部门预算;另一方面广泛筹集社会投入,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认领捐资活动,建立保护基金。
六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