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苍溪委员会 黄中华
随着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交通发达、城市周边区域的农村危旧土坯房被一批批改造成新式小洋楼。但在边远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交通不便的农村,土坯房仍占有较大的比重,有的地方甚至高达70%的比例。
现存的土坯房中绝大部分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当时经济条件所限,其成本低,建房快,但牢固性差。因建筑年代久远,部分家庭因经济窘迫而外出务工,疏于管理,导致房屋逐渐成为危房;部分房屋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因家庭贫困无力修缮,以致现存土坯房大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已成为脱贫奔康的拦路虎,也是美丽新村建设中不谐调的音符。在“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攻城拔寨关键期,土坯房改造已成为当下最艰巨的任务,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
为早日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土坯房改造步伐:
一是要加强领导,把土坯房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以县为单位成立土坯房改造建设领导小组,发改、住建、国土、以工代赈、财政等部门参与,落实专人负责,把土坯房改造纳入政府中心工作推进。
二是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土坯房动态管理台帐。组织对辖区土坯房进行详细的调查,掌握具体情况,建立土坯房档案和管理台帐,动态监测,及时销号。
三是整合项目,多元投入。本着“政府补助、群众自筹、扶贫救助、金融扶助、社会捐助”的原则,强化多元投入格局,确保土坯房改造资金的落实。政府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CD级危房改造资金的争取和补助力度,整合土地增减挂钩、幸福美丽新村、扶贫专项建设等项目,多方筹资。农户要自力更生筹资,量力而行建房。
四是分门别类,因户施策。一般家庭适当补助,鼓励购房或改造;困难家庭倾斜补助,推动改造;特困家庭政府兜底,组织改造。通过差异化的政策激励,激发群众土坯房改造的积极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和CD级危房改造;对非建卡贫困户纳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予以补助。
五是强化引导,大力推动。一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建新房;二要坚持“一户一宅”,清理“一户多宅”拆旧房;三要出台奖励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拆建并举,强化推动。
六是作好保障,加快建设。一要作好户型设计,因人定面积,因钱选户型;二要统一风貌,一村一色,一乡一调;三要作好技工培训,确保建设质量;四要作好建材监管,严防哄抬物价;五要跟踪督查,安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