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旺苍县三江镇位于旺苍县东,距旺苍县城32公里。全镇辖14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10平方公里。全镇有耕地面积7735亩,林地面积3927亩。总人口29326人,其中农业人口18015人,占61.4%。辖区内有27家企业,其中煤矿11家。全镇有厚坝、大旗、下石三个贫困村。
厚坝村位于三江镇场镇以北,村距三江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旺苍县城35公里。有县道三江至大两乡、万山乡的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
一、 基本情况
厚坝村幅员面积9.2平方公里,10个居民小组,915户2720人,人居较为密集。

自然资源方面:后坝河由北向南流经全村,将全村分为两部分:河东岸为八、九、十社,以山地为主;其余一至七社依次分布在河西岸,一面靠河,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地,形成一个小盆地。全村有耕地1420余亩,林地面积1750亩,其中公益林 亩,退耕还林870亩。林木主要是青冈树、马尾松。森林覆盖率34%。
劳动力资源方面:全村915户2720人。其中男1520人,女1229人。小学初中高中在校学生316人,大专及以上在校学生25人,研究生2人。80岁以上老人15人。残疾人92人。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12人。全村18—60岁劳动力仅有1650人。其中小学文化占60%以上,初中文化占35%。无返乡大学生回乡创业。全村外出务工人员720人左右,大多在县外或省外务工,部分在本镇所在煤矿企业务工。
基础设施方面:通组道路10公里,都已硬化。厚坝三、六、九社新修的通组路6公里未硬化。房屋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土坯房还有200来户。建筑年代较早,部分住房有较大裂缝,未进行鉴定。水利设施方面,塘4口,只有2个在正常使用,另两个漏水,不能使用。无水库。有防旱池15口、无山坪塘。饮用水,八、九、十社是安全饮水项目,其余七个社由供水站集中供水。用电供电所发电,国网,分几个时段收费。60度以下0.52。信息网络方面,村建有1个移动机站,1个联通机站。手机可上网,电脑可上网。有卫星信号,电视节目通过自备地面接收器。
现有产业发展方面:无村集体经济,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现有①养猪2户,存栏360头,每年出栏700头。其中一家建家庭农场一个。②养羊4户,其中三社3户,六社1户。存栏数已达270余只。③养鸡10户,养殖规模都很小,在100只以下。无村集体经济。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4650元。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6000元。
公共服务方面:村有民办幼儿园一所,在园幼儿10余人;有村小1所,在校学生23个,一二年级,两个老师。全村2720人均参加了新农合,除在校学生及幼儿外,其余人员均参加了新型养老保险。无公共客运交通。无村卫生室,有2名乡村医生。无村阅览室,无村文化活动场所。
全村有贫困家庭147户,贫困人口497人,贫困发生率18.5%。有低保46户77人。
二、 致贫原因
(一)耕地少,全村仅有耕地1240亩,人均0.45亩。且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田水利设施不足,仍靠传统方式耕作,靠天吃饭,土地收益少,造成贫困。
(二)产业单一,规模偏小。超过60%的劳动力每年外出务工,劳务输出仍是主要经济来源。村内产业全部为第一产业,而且全部分户种植,无一处规模种植,种植品种为油菜、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品种,无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户参与人数少,规模小,小打小闹,各自为阵。
(三)因病致贫,保障滞后。149户贫困户中,有85户是因病致贫,占57%。很多家庭由于家人患上尿毒症、矽肺病、癌症等重症后,几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整个家庭陷入贫困。
(四)资金不足,技术缺乏。一些贫困户有发展愿望,想发展特色种养殖,扩大规模,但一是缺少启动资金,二是缺少技术支持,养殖产业规模小,水平低,收益少。
(五)劳动力少,观念保守。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本地企业大多不景气,能吸纳的劳动力有限,有的还不能按时发放工资,造成大量劳动力外流,到沿海发达地区或省城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或残疾人。他们有的因循守旧,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思路;有的得过且过,发展愿望不强烈:个别的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性,被动地等着政府帮助。
三、 对厚坝村脱贫奔康的几点建议
脱贫致富,成败在于精准。思路谋划最关键,实施过程要得力,成效才会精准。
(一)产业发展方面: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以规划引领全村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全村脱贫奔康。根据全村的地形地貌、海拨和土壤特征,发展特色种养殖,种、养结合,带动乡村旅游综合发展。一是以一、二、四、五社小盆地为中心,盆底的平缓地带发展果树种植。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种植经济价值高的脆红李、车厘子、柑桔类水果。可流转土地约600亩。二是一、二、三、四社及河对岸的八、九、十社的周边山坡发展核桃。种植面积可达1000余亩。旺苍全县核桃种植已达50万亩,技术成熟,在品种选择、管护等方面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三是在果园和核桃种植园中,套种中药材,发展林下经济,套种面积可达1000余亩。四是利用水电站的水力资源,在县道沿线的五、六、七社集中连片流转200余亩土地,发展活水鱼养殖。五是带动发展乡村旅游。扶持一批有条件的家庭,从事乡村旅游业,形成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格局。

运行模式主要采取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农户可加入专合社参与经营,也可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还可通过在专合社中务工增加收入。这样将把全村十个社都纳入产业发展,形成全村一盘棋,统筹规划,不但可带动所有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还可带动其他非贫困户致富,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二)公共事业方面:一是建村卫生站,按照村卫生站设置标准,争取卫生计生部门的项目,配齐医务人员和设施设备。二是设村文化活动中心。设图书阅览室、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农民夜校等。通过接受社会捐赠,文化、体育部门项目等配备图书、体育器材和学习培训设备。三是设农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争取民政部门养老院项目,再吸引民间捐赠,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以上项目都可建在现村委会所在地,充分利用现有的厚坝小学闲置校舍和操场,经过改造即可满足需要。
(三)与九广合作相结合,将三江镇厚坝村建成九三中央帮扶地方的又一典范。厚坝村是九三中央联系帮扶村。九三中央及地方组织领导多次来到厚坝村实地考察,关注厚坝村的发展和脱贫攻坚。2016年,九三中央已对厚坝村四社、五社的赵书文、赵显文、张国栋三户因病致贫家庭进行对口帮扶,每户给予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发展土鸡养殖、山羊养殖及机电维修,助其脱贫。按县上脱贫规划,厚坝村将于2017年实现村摘帽,户脱贫。为实现这一目标,九三中央可将此纳入九广合作的重要内容,统筹考虑。通过九三中央层面,吸引各地方组织资源,充分发挥九三学社智力优势、社会影响优势,以助力厚坝村产业发展为主导,带动全村实现“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
一是在产业发展规划上给予指导。邀请省市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建议。
二是在产业发展上给予支持和指导。在种养殖品种选育、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智力和资金帮助。
三是在公共事业方面,牵线搭桥,通过鼓励捐赠、对口帮扶等形式,为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方面给予帮助。
四是旺苍支社要将厚坝村作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阵地,积极开展宣传政策、科技服务、送医送教、特困慰问等活动,同时,为上级九三组织的帮扶做好联络、服务工作。
(旺苍支社 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