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我县以唐家河、青溪古城为核心旅游产业的成功运作,使青川的旅游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引起省内外各地游客的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快富民强县战略,推进青川三大目标建设,2012年,县委、县政府根据青川两大条件:一是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9.8%,生态设施配套完善,县城每立方米的富氧离子达20000以上,没有任何污染源,四周生态美景在山水之间,是一个山水之城,生态之城。二是青川县城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河口国家地震遗址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和千年古镇青溪镇、西南最大的人工湖白龙湖的位置,也处于大九寨旅游环线上。首创性地提出了把青川县城创建成4A级旅游景区。四年来,在省市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协作配合下,创建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创建现状
(一)县城景区设计合理,布局科学。2011年底,我县委托北京一家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青川县城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以“生态之城、富氧之城”为主题,以县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文化为内涵,按照“一心一带四区”( 一心指游客服务中心、一带指乔庄河滨水景观带、四区指生态体验区、文化感怀区、时尚休闲区、天街感悟区)的功能布局和“一河、两山、三带、多点”( 一河指乔庄河,两山指桅杆梁和天街,三带指县城的三条断裂带,多点指县城打造的多个景点)的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四区四游线”着力把县城打造成市民生活的幸福家园、游客向往的魅力之城。
(二)十大文化特色建筑景观相继建成。万年青川、感恩文化广场、银杏大道、感恩文化墙、木牍之光广场、人民公园、银杏公园、感恩阁、感恩桥、禹王宫等十大文化特色建筑景观相继建成,使县城品味得到了极大提升。老城三大公园各具特色。人民公园集休闲憩息、旅游观光、购物为一体。公园配建有景观雕塑等,彰显青川地域、民俗、历史、文化等特性,还建有音乐喷泉、生态停车场,栽种银杏、桂花等绿植和各色花卉。人民公园的前方,是建设中的银杏公园。银杏公园占地4万多平方米,除建设银杏展示区、银杏雕塑和诗词歌赋外,还有一条人造小溪横穿公园,小溪上三座拱桥各具特色。木椟公园集摄影、书法、花草树木于一体,文化氛围浓郁。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使县城变得更加宜居和美丽。三年来,马家院棚户区拆迁改造工作稳步实施,县城光亮工程已经改造、新增旅游公厕相继建成,背街小巷整治已见成效,县城已基本实现居住小区化、办公集约化、管理社会化、坏境生态化、城市景区化。
(四)桅杆梁公园打造已初具雏形。桅杆梁公园占地195亩,定位为以历史纪念、生活休闲、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城市生态公园,融合战国木牍、薅草锣鼓等川北特有文化元素,阁楼式标志性建筑现已建成。沿着城西的望城山庄农家乐,经古刹宝莲寺,登上新建的桅杆梁公园,这里有一座别致的城标子母阙。站在子母阙上,可俯瞰美丽的青川新县城,也可看见对面高家梁上正在打造的“天街”。围绕出土的战国木牍挖掘深厚历史文化,建设山体伤痕生态修复区,依托高耸的山体打造登高望远景点。
(五)交通条件相比往年有了较大提升。随着乔庄至木鱼快速通道的建成,县城到白龙湖风景名胜区的时间已由原来的1个多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0分钟,随着广甘高速的通车,县城到广元市区的时间也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现在的1个多小时。将来广平高速、乔庄至转嘴子快速通道的建成通车,出入县城的交通将进一步便利。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前一段时间围绕创建旅游景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对比省内外著名旅游景区,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城缺乏具有代表性和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县城在创建AAAA旅游景区这几年,先后建好了万年青川、高家院文化广场音乐喷泉、滨河广场风雨廊桥、和老城三大主题公园等旅游景点,但这些景点都缺乏看点、缺乏历史底蕴、没有知名度,难以给外来游客眼前一亮和难以忘怀的感觉。
(二)服务领域的青川招牌菜、特色菜的开发创新上还不够。兴平大酒店、新青川大酒店、建新酒楼等多个酒店和餐厅没有推出一款具有青川本地特色的主打菜,就是土特产香菇、木耳、竹荪等山珍也多依赖传统的制作方法,与外地做法保持一致。本地的特色豆花珍珍饭、豆花杂面、酸菜搅团等小吃,市场知名度不高,难以作为青川招牌菜,宣传推广。
(三)休闲活动种类不够丰富。根据调查,对比《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中的活动设施类型,县城现有的休闲活动设施已经全部覆盖了室内5大类和室外3大类共8个大类,可以说休闲设施的类型已经比较全面。然而,对比其中的小类,发现室内休闲设施仅有5小类(共24小类),室外设施有6小类(共25小类),仅占全部49小类中的五分之一。
(四)多层次的住宿接待体系还未形成。《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中规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不少于2000床,省级不少于1000床,通过调查,县城区域范围内共有18处住宿设施左右,床位数700张左右,与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基本要求相比尚存在300张床位的缺口。游客数量一旦超过700人,住宿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五)内外交通还不够便捷。从外部交通方式来看,青川虽有成绵广高速穿越县境,但绵广高速金子山出口距县城乔庄 79 公里,距青溪镇 95 公里,县内基本以国道212线、省道105线及县道为主,因此道路等级不高。下了高速还要跑1个多小时盘山公路才能到达县城。从内部交通方式来看,县城内各旅游景点之间互通不便;目前城内交通工具除了出租车、公交车外,比较有特色的观光型交通工具还没有。
(六)旅游纪念品还处在未开发状态。目前市场上有关青川县城的旅游纪念品还没有,既然要创4A旅游景区,就要开发几款旅游纪念产品,让游客来到青川后,不仅吃好、玩好,度过一段美妙时光,走时还能带上几件物品留做纪念。
(七)停车场的建设跟不上时代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县城居民汽车的保有量一年比一年高,很多小区停车场已经车满为患,本地人停车已经比较困难。随着县城景区的建成,外地游客会越来越多,加之如今自驾游的游客较多,外地车大量涌入将使县城陷入停车难的困境,没有新型、大型停车场将导致马路边的不规范停车,马路边的不规范停车将造成严重的交通拥挤。
三、对策措施
(一)深入挖掘郝家坪战国墓葬群价值,打造县城旅游重要看点。郝家坪战国墓葬群200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省现存战国中期至晚期第一大棺椁墓葬群,已探明的墓葬150多座,发掘70余座,出土器物400余件,文物价值高,影响大,对研究秦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三者之间的文化关系,及秦灭蜀进而统一全国所采取的政治措施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解决了不少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现在,郝家坪战国墓葬群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认为这个景点可以大做文章,应该像开发秦始皇兵马俑、三星堆、金沙遗址等景点一样,将挖掘现场保护起来,建成遗址博物馆,卖门票供游人参观拍照留念,将挖掘出来的文物,再建一个陈列馆陈列出来。也就是要建好两个博物馆,青川木牍挖掘现场博物馆和战国墓葬随葬品陈列馆。这样:景点的门票收入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也提高了青川县城的历史厚重感和知名度,同时也能吸引省内外寻访古迹游客的到来。
(二)开发青川土特产特色菜品,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品尝。建议青川县餐饮协会聘请一些有资质的高级厨师,开发创新几道有关青川黑木耳、香菇、竹荪等土特产的特色菜,并形成一种餐饮文化,通过免费集中培训等方式,邀请全县旅游线,点上有一定规模的餐饮店派人前来学习,最后通过企业向前来旅游的客人推荐品尝,扩大影响力,提高社会知名度。
(三)开发新型休闲娱乐项目,增加游客游玩乐趣。清水公园可以开发一些水上游乐项目,除了目前正在新建的清水公园外,在桅杆梁,县中队附近的那一片空地上也可以修建一个老少皆宜的游乐场。大沟村、小沟村、天街等地点也可以开发一些乡村休闲娱乐项目,形成水上、平地、山林立体休闲娱乐功能区。
(四)开发高档、中档、低挡多层次,城内、城外多方位住宿接待体系。除了加大县城内酒店、宾馆、客栈的设施设备的投入外,还可以扶持一些县城郊区的农户修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农家客栈,一方面可以缓解县城在接待能力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郊区老百姓致富增收。
(五)继续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力度,让天堑变坦途。通过灾后重建,青川的交通环境大大改善,兰海高速青川段修建完成,已经让青川到广元的车程缩短至1个小时,做好下一步工作,将使青川的交通更加便利:一是要加快广平高速建设。广平高速被纳入了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广平高速将从青川腹地穿过,连接绵阳九寨沟高速。县城乔庄、三锅镇、青溪镇将分别设置出口,广平高速建成后,青川将融入成都两小时交通圈,大大缩短了青川与外界的距离。二是要加快乔庄至凉水道路的改造升级。西成高铁的建设现在搞的如火如荼,青川站点重新被纳入规划,西成高铁青川站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青川通行能力。金子山到凉水的道路已经在改造升级,县城到凉水道路的改造升级也要加快进度,以后的青川人走出去,外地人走进来将更加便利。
(六)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引进先进的立体停车场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普遍进入家庭已为期不远,县城目前的停车状况,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下,“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立体停车库占地少、存车多,其在停车场所优势是明显的,发展立体停车库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立体停车库既可以大面积使用,也可以见缝插针设置,还能与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和停车楼组合实施。是解决县城景区停车难最有效的手段.(九三学社广元市青川支社黄煌)